《周易》之“经”“传”及易学简要
据易学史料,今通行本《周易》分“经”与“传”两部分。
《周易》之“经”——《易经》(狭义)是一部筮书,即算卦的书,成书于西周时期,出自卜史官之手,与周王室有关。
《易经》全书六十四卦,即卦形64个、卦名64个、卦辞64条、爻辞384条、用九1条、用六1条,除了卦形之外,文字共450辞(所谓辞,就是长短不等的一段话,有的只有几个字),经文共4940个字。
《周易》之“传”——《易传》是一部哲学书,用儒家的伦理观念、道家和阴阳家的天道观,附会推演、阐释《易经》,成书于战国秦汉间,出自受道家影响的孔门儒生经师之手。
《易传》共七种十篇,亦名《十翼》,即《彖传》上下篇、《象传》上下篇、《文言》篇、《系辞》上下篇、《说卦传》《序卦传》《杂卦传》。
《周易》之“经”“传”,二者相差好几百年,其性质完全不同,应分别对待。
易学是汉代以来的经师、学者对《易经》所作的各种解释发挥,附会推演。广义的“易学”包括《易传》;狭义的“易学”,专指《易传》之外对《易经》的解释,分为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。